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
《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》| 丁雨解读

《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》| 丁雨解读

科学之美和文艺之美不同的内涵,造成了科学家与艺术家创作模式的差异。

28分8秒

开通听书VIP
4.99得到贝

音频简介

科学研究的动机是什么?科学研究到底是在追求什么?科学家的创造和艺术家的创造到底有何不同? 本期音频将告诉你,科学研究与文艺创作异曲同工,都是在追求美,但二者追求美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。科学家们往往是在青壮年时期,就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,而文艺工作者们则要到生命的后期,才能创作出自己最伟大的杰作。科学之美和文艺之美具有不同的内涵,这造成了它们创作模式的差异。 本期音频取材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、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教授的著作《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》。钱德拉塞卡不仅在科学研究上造诣精深,还曾广泛涉猎各类文艺作品。这样的阅历与经历促使他深入思考不同领域的创造模式差异,写就此书。作者思想深邃,但这本书却深入浅出、内容详备,是理解科学动机与科学创造特点的最佳著作。 本音频将带你走进科学家的内心,重新认识科学研究的真正追求。 你将听到: 1.为什么“史上最年轻的教授”往往都出自理科,而非文科? 2.科学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 3.科学之美的本质是什么? 4.莎士比亚、贝多芬、牛顿的创造模式有何差异? 5.科学之美与文艺之美的内涵有何不同? 推荐阅读 书名:《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:不同的创造模式》 原作名:Truth and Beauty 作者:[美]S·钱德拉塞卡 出版社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译者:杨建邺、王晓明

得到知识团队全力以赴

5个环节 206小时的精心打磨完成上线

  • 谷悦
    选书
  • 丁雨
    解读&撰稿
  • 鹿宇明
    审稿
  • 于浩
    讲述/转述
  • 程程
    校对上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