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读 | 青年同学,同学青年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一个国家青年人的精神面貌,就是这个国家展示给世界的精神面貌。
疫情时艰,青年人扛起抗疫大旗。在每一个抗疫一线,都有一群青年人在奔波,克服环境的不便,克服时间的紧迫,与病毒比速度,坚决完成任务。这是担当的青年。
学习强国,青年人撑起学海之舟。在每一个清晨夜晚,都有一群青年人在发奋,勤于思敏于学,线上线下听讲,课内课外讨论。这是学习的青年。
技术突破,青年人接过创新之棒。在每一个工作岗位,都有一群青年人在伏案,坐而思起而行,发现新的问题,解决新的挑战。这是创新的青年。
有一个地方,每周末都会聚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、不同背景、各个年龄层的年轻人。
他们围坐在一起,学习最前沿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。时而低头沉思,时而热烈辩论。
这里不是什么大学的课堂,也不是专业的行业研讨会。在这里每个同学也都是老师,每个老师也都是同学。大家会彼此分享各自的行业发展现状,把自己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案例萃取出来,成为启发其他同学的知识。站在台上的同学获得了热烈的掌声,站在台下的同学获得了跨行业的知识和经验。
这是得到高研院每周都会发生的事情。即使在疫情管控最严格的时候,大家每周仍然在线上,也讨论地热火朝天,迸发着学习和进步的热情。
北京10期4班二组,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小组。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磨合,这个小组即将要把所学的成果在毕业设计中呈现出来,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和协作越来越紧密。大家来自各行各业,年龄的跨度从20-50岁,经验差异极大,背景也迥然不同,但是为了持续不断地学习,最终汇聚到了一起。
为了保障这种松散的学习组织能取得最好的效果,小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定位。
组长温文,负责小组所有成员在学习期间的各项工作协调。她来自地产行业,16年的营销策划经验。做事果断干脆,任何事情在她这里都必须当日事当日毕,无论是小组取名还是划分岗位。在小组的说话是最少的,但是她所说的,大家都严格执行。但是,热心坚强的她,多年前她也曾饱受抑郁症的困扰。而她把自己战胜抑郁症的经历,毫无保留地跟每个同学分享。把自己曾经的痛苦凝结成帮助他人战胜阴霾的“良药”。
作业官张玲,北京十一学校的英语老师。在小组里,她又承担起了“老师”催收作业的责任。因为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,每次学习完的作业提交,都很难统一时间。这是细致的活儿,因为要每天都在后台检查作业提交情况,但是张玲同学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对接每个同学,确保大家的作业都能在截止日前交齐。这也使得二组成为了全班唯一一个从到尾,都全部按时完成作业的小组。
摄影官任晓倩,微软的HR。每次小组上课,讨论问题,她都帮大家忙前忙后拍照。虽然分工是摄影官,但是基本上承担起了小组的各项记录和汇总的工作。她发挥了资深HR的专业水准,每次讨论的文字记录和梳理,平时小组同学的采访和故事挖掘,大家的职业规划和公司的人事问题,她都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起来。
毕设官李恒逸,90后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业务总监,互联网技术大牛,自称“码农”。他承担了小组内的互联网技术普及工作,虽然偶尔会因为出差缺席,但是每次总会特别认真的把缺的课程再补一遍。责任心极强,小组毕业设计的时候,严谨细致的能睡不着觉。来得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终生成长,不断进取。
视觉传达官战锡斌,保险业AON的高管,动手能力极强的达人,书法篆刻全能选手。小组成立第一天,就手绘了小组的Logo,全组的视觉设计一人全挑。毕业设计的作品,从品牌Logo到产品包装,全部由他包办。他也是小组的开心果,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给大家带来了无数的欢乐,把整个学习的旅程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情。
私董官郭一君,德博诺六顶思考帽认证讲师。在小组发挥了自己的咨询行业特长,组织大家在私董会上聚焦问题,打开自我,畅所欲言。他也在课堂上也发挥优势,成了小组发言的代表。以脱口秀的方式,把小组的作业和讨论成果呈现给全班同学。他在得到学习是为了能跟各行各业的同学交流心得,取长补短。他热衷分享的个性,使得大家平时有工作困扰和行业的难题,也都愿意跟他一起讨论。
兰洋同学,资深的IT行业产品经理,是小组的活动指南针。小组里有任何的活动,都少不了他的身影。虽然说话很少,但是任何时候有困难,他一定是第一时间来帮忙的。虽然内秀,但是逻辑清晰,思维严谨,每次小组讨论他都能对问题进行仔细的剖析,提出独特的见解。小组同学每次需要倾诉的时候,他都是最好的倾听者,给每个同学最好的同理心。
张晓俊同学,律师合伙人,资深大律师,是小组里最忙的同学。学习特别认真,又怕工作忙拖小组的后腿。虽然后来工作太忙,转到了下一期学习。但是,小组的活动还都尽量参加,给小组同学订奶茶,订水果,始终让大家感受到大姐姐的温暖陪伴。来学习是为了不断突破自我,学习新的思想观念,认识更多不同的有趣灵魂。
张玲玲同学,基层医疗机构的从业者,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。爱笑,爱分享,爱运动。所有的学习活动一次不落,还拉着自己的男朋友一起学习。她积极把基层医疗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同学们,不但帮助大家对基础医疗有了更新的认识,让同学们更好地发现身边的社区医疗资源。也发动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,宣传基础医疗。
马艳秋同学,家政创业者,爱做梦的创想家。工作再忙,也一定坚持学习,坚持完成作业。立志于让整个家政行业变得更好,跟任何同学聊天,都愿意请教别的行业是怎么成功的。希望改变社会对传统家政从业人员的看法。她是一个积极、乐观、有梦想、肯努力的同学。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分享自己的事业和行业,多借鉴其他行业的长处和优点。
高娇同学,95后的女性创业者,淡适品牌的创始人。敢想敢拼的脾气,热情大方的性格,代表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创业者。她在小组里年龄最小,但是学习也最认真,遇到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大胆向每一个同学请教。敢于承认自己经验的不足,也敢于努力学习改正。青年的锐气在她身上展露无遗,学习的热情也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学习的特点。
以上这个平凡的学习小组的各位同学,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青年人的特点。无论是来自哪个行业,无论是来自什么岗位,无论是哪个年龄段,奋斗、付出、得到是他们共同的特点,积极向上、不断学习、不断进取是这个时代青年的底色。
虽然当前经济形势飞速变化,疫情的影响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。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,每一个青年人,在面对挫折、困难、挑战的时候,他们的选择都是奋斗、责任、担当,通过更多的学习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,通过广泛的交流来迎接时代大潮的涌动。
以学习来迎接变化,以进取面对困难,以奋斗面对挑战。正是无数这个时代的青年人,以自己的热血和热情,给我们国家和社会注入前进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。
青年同学、青年同事、青年同创、青年同行。
来源:半月谈
发布时间:2022-05-02